文檔大?。?/th> | |
---|---|
立刻下載: | 暫無附件 |
添加時間: | 2018-07-04 19:18:43 |
---|---|
推薦度: | ![]() ![]() ![]() ![]() ![]() |
TSP[總懸浮顆粒物]
簡介:
TSP是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縮寫,即總懸浮微?;蚩倯腋☆w粒物,指用最新標準大容量顆粒采集器在濾膜上收集到的顆粒物的總質量,有人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業生產過程等人為活動排放出來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揚塵、沙塵經風力的作用輸送到空氣中而形成的。
總懸浮顆粒物是大氣質量評價中的一個通用的重要染指標。它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煙塵、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筑和交通揚塵、風沙揚塵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復雜物理化學反應在空氣中生成的相應的鹽類顆粒。
總懸浮顆粒物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釋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質,如:風揚起的灰塵、燃燒和工業煙塵。二次顆粒物是通過某些大氣化學過程所產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轉化生成硫酸鹽。
粒徑小于100μm的稱為TSP,即總懸浮物顆粒;粒徑小于10μm的稱為PM10,即可吸入顆粒。TSP和PM10在粒徑上存在著包含關系,即PM10為TSP的一部分。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PM10/TSP的重量比值為60—80%。在空氣質量預測中,煙塵或粉塵要給出粒徑分布,當粒徑大于10μm時,要考慮沉降;小于10μm時,與其他氣態污染物一樣,不考慮沉降。所有煙塵、粉塵聯合預測,結果表達TSP,僅對小于10微米的煙塵、粉塵預測,結果表達為PM10。
大氣中TSP的組成十分復雜,而且變化很大。燃煤排放煙塵、工業廢氣中的粉塵及地面揚塵是大氣中總懸浮微粒的重要來源。TSP是大氣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按不同功能區分3級,規定了TSP年平均濃度限值和日平均濃度限值。
空氣中的全部粉塵量為“總懸浮顆粒物”,去掉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顆粒物”,技術上標為PM10。我們經常聽到的“可吸入顆粒物”就是這個PM10。如果將5μm以上的顆粒物去掉,剩下的“可吸入顆粒物”為PM5。
標準
以每立方米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毫克數表示,用標準大容量顆粒采樣器在采樣效率接近100%濾膜上采集已知體積的顆粒物,恒溫恒濕條件下,稱量采樣前后采樣膜質量來確定采集到的顆粒物質量,再除以采樣體積,得到顆粒物的質量濃度。
國家環境質量標準規定,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于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于0.2毫克/立方米。
TSP(總懸浮顆粒物)危害
總懸浮顆粒物對人體的危害程度主要決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學組成。TSP中粒徑大于10微米的物質,幾乎都可被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進入肺泡。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狀顆粒物,稱為飄塵(后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大于2.5微米,小于10微米)。飄塵可經過呼吸道沉積于肺泡。慢性呼吸道炎癥、肺氣腫、肺癌的發病與空氣顆粒物的污染程度明顯相關,當長年接觸顆粒物濃度高于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氣時,其呼吸系統病癥增加。
空氣中的大顆粒粉塵被人的鼻腔阻攔,小顆粒粉塵可能隨氣流進入氣管和肺部,這些粉塵被氣管和肺部的“巨噬細胞”吞食并消化,巨噬細胞吃不凈的那些細菌和病毒還會被白血球消滅掉。 人的鼻子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將大多數大于10微米的粉塵過濾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才會隨氣流進入氣管和肺部。因此,人們將“可吸入顆粒物”定義為“空氣中≤10微米的顆粒物”。
滯留在上呼吸道中的顆粒物能對粘膜組織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引起炎癥,進而導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氣管炎。滯留在細支氣管和肺泡中的可吸入塵能與直接進入肺深部的二氧化氮產生聯合作用,損傷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氣管和肺部產生炎癥。長期持續作用,還會誘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現繼發性感染,最后,導致肺心病的死亡率增高。此外,顆粒物的吸附能力使之成為大氣污染物的“載體”??晌雺m能吸附有害氣體和液體,并將它們帶入肺臟深部,從而,促進疾病的發生。